"); //-->
eMedia收编EDNChina的大背景
大家都知道,eMedia原来下面有两本著名杂志,它们分别是《电子工程专辑》和《国际电子商情》,后来为了对抗《电子设计技术》,又创办了另外一本与其定位一致的杂志《电子系统设计》(ED)。然而由于市场空间与竞争所致,ED在创办之日起,注定在内部担当“添头”的角色,销售人员会把其当做为前两本杂志打包的对象介绍给客户,所以ED成立之初在广告页码数量上并不逊色,但是其所抢得的广告市场份额却并不多。
显然,此时的ED并没有完成公司的预期,已然成为“鸡肋”。
雪上加霜,2008年年底前后又发生了两件事情,更是对ED以及eMedia旗下媒体的前途造成了打击。
一是金融危机影响下,eMedia公司不得不与业内大多数企业一样进行了裁员工作,一度撤销了北京、上海的记者/编辑队伍,ED同样也未能幸免。
二是由于一直没有中国合法的刊号,eMedia旗下的多本杂志显然会被认为是“非法印刷品”,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,eMedia策略地将其旗下杂志的编辑队伍纷纷改称为分析师或者研究员,工作地点也由集中办公改为分散式家庭办公。
在这种状况下,eMedia旗下的几本杂志都大规模缩减了版面,有幸留下来的几位“分析师”不得不要客串几本杂志的编辑工作,因此三本杂志的内容缺少了大量的高质量原创文章,某些内容也略显雷同。
显然,又到了变革时刻,收编EDNChina正是行动的开始。
而与之相对应的是,EDNChina在经历了IDG和CANON折腾之后,“EDNChina保留了自己的品牌,但原来的魂似乎已经游离了躯壳”(引自:http://lijian1.spaces.eepw.com.cn/articles/article/item/86796)。特别是CANON购得EDNChina之后的对其的瘦身运动,令其伤筋动骨。由于在成本上的苛刻,造成编辑思想无法顺利实施,视读者利益于不顾,原本读者喜欢的大量技术文章不再出现。以2011年四月刊为例,总共66页的内容当中,其中广告等占据了30页左右,而在剩余36页文字内容中,只有15页左右是深度技术讨论内容,其余20页内容则是为了迎合广告客户的技术信息、行业信息以及产品信息。
可以说,CANON已经把EDNChina创造利润的功能挖到了“极致”,换句话说就是使之成为可以卖个好价格的最“优质资产”。
于是,交易自然发生了。
笔者分析,eMedia此时收编EDNChina,大致可以获得如下好处:
一、获得合法身份。虽然收编EDNChina并不能直接获得在中国大陆从事媒体出版珠合法身份,但是后者与中国电子报社的合作可以解决这一问题。利用这一间接合法身份,eMedia公司不但可以为旗下的“分析师”重新印刷媒体记者与编辑的名片外,还可以在诸如活动与会展方面获得官方支持,据业内传言,2011年的IIC之所以取消了在上海的展览,就是因为没有拿到批文所致。
二、获得EDNChina的读者数据库与网站数据库。经营多年,虽然eMedia旗下的三本杂志拥有了很好的影响力,但是由于一直走图书发行渠道,其在中国本土落地的深度还不是很理想,特别是当其在华南地区特别是深圳的覆盖面已经没有增长空间时,向着中国其他地区扩张成为必然任务。EDNChina正好可以快速地来完成读者向全国扩张的任务。
三、扩大环球资源媒体品牌的影响力,增加对大客户的话语权。
当然,事情都有两面性,eMedia收编EDNChina也有其风险。
在任何企业间重组中,都会遇到文化冲突的问题,虽然由于EDNChina的团队数量不是很多,eMedia可以相对容易地完成文化整合,但是还会存在两个外在风险。
一、重新定位的EDNChina内容方面不能得到原有读者的认同,造成读者流失。显然,eMedia收编EDNChina后,必然会对其进行改造,杂志内容、定位、价值观、读者选择等等必然要重新定义。一旦这种改造不成功,则会面临失去原有读者群的风险。
二、前面谈到eMedia间接获得合法身份,但是也有可能很快失去。所谓的合法地位,是因为EDNChina在中国落地使用的是中国电子报所拥有的杂志刊号,如今中国电子报社已经被纳入到赛迪集团旗下,一旦到今年年底双方合作期满后,赛迪集团要求中国电子报收回其刊号,停止与eMedia的合作关系,那么eMedia通过收购获得合法身份的算盘就落空了。
(注:文中所列均为事实,但其发生时间可能有所出入,盼知情者助我更正)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