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); //-->
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。
在 “忽视标准建设”二十年后,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正饱受“专利费”之苦。痛定思痛,中国的电子信息业者突然发狠:“搞自己的标准!”
于是乎,WAPI、RFID、IPTV、闪联、****S、EVD。。。。。。接连出现,然而这并非搞“两弹一星”,“两弹一星”可以不需要经济效益,而标准是同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,天生具有市场化的属性。
只有充分认识到标准的商业属性,才会有利于形成中国自己的标准,进一步成长为被国际贸易体系所承认的国际标准。
显然,我们正在陷入误区:标准就意味着主导权,意味着垄断利润!
上述标准的制定者都有着一个明显的出发点,都有着要“强加于人”的心态,因此它们都遇到了很大的麻烦,代表不同经济利益的集团间的冲突,自始至终地左右着它们的成败与时间表。
于是乎,中国的“标准”开始了内战,就像时下火爆而又混乱的“特许经营”一样,中国的标准战略面监着内忧外患的危险境地。
闪联与E佳佳、EVD同HVD和HDV、数字电视标准的清华方案与上海交大方案,竞相开始了惨烈的厮杀。每一项“标准”都梦想着击败对手,享受最后的“不劳而获”。
然而,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。即使已经被确立为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的,在市场的竞争中也未必拥有胜算。如果得不到众多企业的加盟和支持,转化到实实在在的电子产品当中去,这样的“标准”也只能算做又一种“花瓶”了。
标准要国际化,不能仅限于一个国家使用,否则只能是闭门造车,并且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相背离。
现如今,在全球的贸易规则下,“标准”旗下的“专利壁垒”正在演变为一种商业的竞争手段,在这种竞争过程中,当然存在强势和弱势。
今年WAPI遭到IEEE的拒绝,从表面上看,是由于国际某国际大厂出于商业目的打压的结果,而当详细了解了IEEE标准审查的整个过程这个侧面来看,正是由于我们还不太了解接受国际标准组织审查的“外交艺术”,造成了IEEE成员的偏见。中国的电子标准制订者,未必了解国际标准的通行规则,必然又增加了中国标准国际化的难度。
标准在于经营,要像经营一家企业一样去经营一项标准。在中国加入WTO后,中国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市场,然而由于对众多贸易规则的陌生,直接导致处处碰壁的尴尬局面。中国的标准在国际化的过程中,同样会遇到相同的问题。
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百胜。摆在中国的标准制定者面前的,不仅仅是纯技术问题,从某种意义上说,技术的规则的设定把而变得容易了,而规则的市场化推广则却变成了鸿沟。全面认为标准的市场化属性,认真研究国际标准规则以及连带的贸易规则,将成为当前必须引起重视的课题。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