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时常听到,零部件供应商在谈论自己的优势时,时常要提到可以很好地帮助客户实现“Time to Market”目标,然而对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
企业商务运作的核心是什么,不是技术,也不是模式,而是经济效益。因此,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,追求高经济效益往往是企业的领导者最为关心和重视的。企业的一举一动,无不围绕着经济效益在做文章。
目前的
消费电子产品日新月异,“Time to Market”理念使得一个新产品从立项到推向市场的周期逐渐缩短,而这也为“Time to Money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在大中型
消费电子OEM厂商间的竞争中,能够领先于对手把产品推出市场,虽然可以抢到第一桶金,但是这并不能代表能够取得竞争的最后胜利。从企业商务运作的角度看,无论新产品采用的技术水平有多高,打造的品牌名气有多大,但是如果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销到消费手中,或者销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出现了大的质量问题,那么对于厂商来说就是最大的失败。
也就是说,零部件供应商在满足客户需求时,不应该单单只注意到帮助客户实现产品的上市时间,而更应该在其帮助下使客户实现“Time to Money”。这样有什么变化呢?那就是不要在客户面前一再炫耀自己的技术水平有多么多么高,解决方案多么吸引人。而要做的,应该是提供客户最需要的解决方案和最需要的零部件,提供那些能够帮助客户迅速实现“赚钱”目标的服务。
对于中小创新型公司来说,能否实现“Time to Money”的状态,意味着“生”或者“死”。大多数的中小创新型公司,往往依靠独有的技术去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,而风险投资商所注意的就是投资回报,回报的多少与时间决定着风险投资商们的决策。很难相信,风险投资商会把资金投到一个需要十年才会有回报的项目上。如果中小创新型公司能够顺利地拿到第一桶金,那么将会引起其他投资商的极大兴趣,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项目会有诸多投资商蜂拥而至的原因。
时下“创新”二字极受追捧,作为担当创新主体的中小型公司将会迎来机遇期。而这些公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赢利,从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型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,与大公司及大客户进行合作,不失为一条好的道路。
但是在与大客户的合作过程中,难免会受到“不公正”的待遇,而这就需要小公司的领导者要有大的肚量,能否经受住考验并成功实现“Time to Money”,这将成为除去专有技术之外决定成败的另一重要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