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); //-->
“中国芯”提法是否科学?谁有资格被冠以这一称号? 种种话题,至今仍然在业界成为争论的焦点。
先从“中国芯”一词的来源说起。
如果没有记错的话,“中国芯”的提法始于2001年。
当时台湾威盛电子公司刚刚完成对CYRIX公司的收购和整合,推出via c3这款X86架构的CPU。为了便于在祖国大陆推广,便打出了这是中国人自己的CPU这一理念,最终落脚于“中国芯”。当时,在中关村和各主要大街的路牌,几乎都被威盛电子的这颗“中国芯”的广告所占据。
转眼到了2002年,时值国务院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的“18号文件”出台两周年,一些IC设计企业开始推出了自己的IC设计产品,发展目标几乎都放在了英特尔身上,其中一大部分嵌入式CPU。此时,中科院计算所也推出了号称是通用型CPU的“龙芯”CPU,当时同样自封为“中国芯”。
自此,将自己的产品冠以“中国芯”的称号,就成为了IC设计公司的“惯例”,而且每一个都将自己放在能够“拯救民族于水火”的高度。2004年笔者曾试图对这些“中国芯”的数量进行了统计,竟然形成了“56个民族,56颗芯”的壮观场面。
与此同时,谁最有资格被封为“中国芯”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,质疑之场此起彼伏。一直到今天,这场争论仍在继续。
从纯技术角度看,“中国芯”产品必须能够经得住考验的产品或者技术,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平等对话机会的产品和技术。在此之前,我们并没有听到“美国芯”“日本芯”等等得法,因为我们是后来者,所以必须具备有别于前者的特征和卖点。
如果对能够配得上称为“中国芯”的产品进行定义,笔者认为它应该具备以下某一特征:一是开创性的、完全独有的技术或者产品,领先并对全球产业发展起重大变化;二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,能够在摆脱外部封锁和不平等贸易方面起到决定作用;三是关键技术或者产品取得突破,诸如存储器技术、CPU、基带处理芯片、DSP等;四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。
显然,“中国芯”的提法本身就带有民族主义色彩,反映出业界希望尽快打破国际垄断的美好愿望。
从这个层面上讲,首先“中国芯”必须能够足以代表中国水平,如果不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到全球的竞争当中,就不配使用“中国芯”的称号。找个比方,这就好比跳水比赛,你、我去参加比赛,能够代表中国水平吗?当然不能,正因为我国的跳水项目的实力处于超一流水准,所以只有中国的跳水队才可以被称为“跳水梦之队”。
其次,必须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者产品,同时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,否则就会继续受至于人,仍然会受到制约。如果失去了独立自主发展的权力,如何能称得上“中国芯”?
综上,笔者奉劝那些自封为“中国芯”的中国IC设计产品,当为了市场推广或者其他目的自封为“中国芯”时,您是否想过配不配呢?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